A股延續大漲 ,ETF突破5萬億已經是臨門一腳。
8月25日,滬指漲1.51%逼近3900點,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3.14萬億 ,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944億,為歷史第二高成交額 。
兩市ETF交投火爆,收盤成交額達到5558.48億元。上午開盤期間 ,科創100ETF匯添富、科創芯片國泰ETF一度20%漲停,科創板50ETF以及多只跟蹤創業板指數的ETF一度漲幅超15%。盡管高溢價沒有持續太久后期回落,足見買盤力量洶涌 。
值得注意的是 ,8月22日收盤后,全市場ETF規模已經達到4.97萬億,即將突破5萬億元。國內ETF規模在今年4月17日突破4萬億,僅僅用時4個月 ,5萬億ETF規模已經近在眼前。
今年7月中國ETF規模首次以6117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超越了日本(6109億美元),成為亞洲最大的ETF市場 。
國內百億ETF數量也突破百億,10家基金公司旗下百億ETF超5只 ,華夏基金以14只領跑,易方達基金有13只緊隨其后。
國內迎來5萬億ETF時刻
滬指3900點在望,ETF規模水漲船高。
在4月17日ETF規模突破4萬億之后 ,再次來到了5萬億門前 。這四個月的萬億規模增加多半要歸功于A股與港股的大漲行情。
具體來看,今年ETF份額增加1377.51億份,同比增加5.19% ,總規模增加1.23萬億,增幅33.11%,單日成交額較年初幾近翻倍。新發ETF219只 ,ETF基金數目達到1271只。
規模增加比重遠超份額增加的原因,在于市場賺錢了,ETF凈值在增加 。
再次來回顧下,A股ETF的萬億之路 ,每次萬億的跨越,時間都被進一步縮短。
第一個萬億歷時16年(2004年12月-2020年10月)。2004年首只ETF問世,在ETF出現的前兩年 ,市場僅有華夏上證50ETF一只獨苗,全行業用了3年時間突破百億,歷經8年超過千億 ,從低波 、規模寬基ETF為主,向行業、主題、策略等ETF延伸,規模增加的同時 ,品類持續豐富,直到2020年10月,全市場ETF規模突破第一個萬億 。
第二個萬億用了3年(2020年10月-2023年12月)。在這個階段 ,巨頭們已經形成規模壁壘,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為市場內首只千億規模的基金,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 、華寶現金添益、銀華日利、華夏上證50ETF規模超800億元;還有包括易方達滬深300ETF 、南方中證500ETF等31只ETF規模破百億。在這一階段,中小公司也紛紛布局ETF產品線 ,發行節奏進一步加速,行業百花齊放 。
第三個萬億突破僅用10個月(2023年12月-2024年9月)即達成。真正“卷”的時刻到來,自國九條開始 ,明確了指數化投資的發展方向和支持措施。證監會落地大力發展指數基金舉措,推動了ETF注冊發行的簡化流程,提高了產品上市速度 ,降低了市場進入門檻等 。也就是在這時候,中證A50ETF、中證A500ETF陸續發布,成為ETF發行市場的現象級產品。
第四個萬億的跨越時間再次縮短至7個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第三個萬億的突破是來自政策的引導 ,那么第四個萬億級就是行情驅動,受益于“924 ”行情,ETF投資者跑步入市 ,2024年,ETF市場規模和數量實現了指數級增長,當年年底ETF總規模已經達到3.72萬億,產品數量也突破千只 。在這階段的增長中 ,股票型規模指數ETF與跨境型ETF構成增長雙引擎。
第五個萬億的跨越時間有望壓縮至4個月。如前所述,市場行情帶動ETF新發與凈值的攀升。在這一階段,表現最為亮眼的是債券ETF和行業主題ETF 。債券ETF年內資金凈流入3164億元 ,最新規模達到5530.8億元,誕生了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和科創債ETF兩大千億規模賽道ETF。其中,債券ETF中百億產品占比最高 ,39只產品中有25只規模超百億。此外,股票ETF中,行業主題ETF漲幅明顯 ,份額增加最大的行業為金融,份額增加最大的主題為中證機器人指數 。
全市場百億ETF數量破百創下歷史新高,10家基金公司數量領跑
市場大漲帶來ETF規模的持續攀升 ,截至最新,全市場規模超百億的ETF數量增至101只,也是國內百億ETF數量首次突破百只。新晉百億ETF中多是熱門產品,包括華寶金融科技ETF、銀華創新藥ETF 、海富通上證可轉債ETF等。
此外 ,寬基ETF資金流出明顯,千億ETF依然保持6只 。巨無霸規模不容小覷,隨著凈值上漲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再次回到4000億元以上,易方達滬深300ETF超2900億元。
努力成為百億是所有ETF的“小目標”,百億級別以上ETF以較少的數量占據了全市場ETF規模的大頭 ,101只百億ETF合計規模達到3.77萬億,在全市場占比近76%。
從基金公司維度來看,華夏基金旗下百億ETF最多 ,達14只,百億ETF合計總規模為7285.11億元,易方達分別以13只的百億ETF數量、6698.11億元的百億ETF合計規模緊隨其后 。
國泰基金旗下百億ETF有8只 ,排名第三;廣發基金則有7只,位列第四。
華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以及富國基金分別有6只百億ETF,規模排名的話,華泰柏瑞旗下百億ETF合計規模5172.48億元 ,排名行業第三;此外,嘉實基金和華寶基金則分別有5只百億ETF。
新產品還在路上
在今年1月,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主要從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加強監管 、防范風險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 。指數投資成為基金公司重要的發力業務。
隨著指數的持續開發 ,供給端源源不斷發布新指數,新產品的上報也接踵而來。
比如8月19日至22日期間,包括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安 、工銀瑞信、國聯安、富國 、永贏、泰康、隨著景順長城 、中金等10家基金公司陸續上報了中證科創創業人工智能ETF ,“雙創”AI指數中證指數公司于今年5月14日正式發布,成份股包括AI基礎資源、AI技術以及AI應用領域,基金公司布局的原因依然是看好科技成長的投資主線。
8月20日 ,14家基金公司上報第二批科創債ETF 。華泰柏瑞、摩根 、泰康、國泰、永贏、匯添富 、興業、中銀等8家公司申請上交所上市產品;工銀、華安 、天弘、大成、銀華 、萬家等6家申請深交所上市產品。和首批類似,二批科創債ETF也將跟蹤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等三個指數,同時兼具跨市場和單市場。
此外,北證專精特新指數正式發布 ,與北證50指數構成“雙指數時代 ”,關于北交所相關指數產品的上報也在路上 。
對于多數基金公司而言,ETF是永遠在“卷”的戰場 ,任何一個產品都不能也不敢錯過,在市場配合與基金公司持續布局之下,國內ETF規模未來依然可期。
(文章來源:財聯社)
炒股票怎么在手機上開戶:散戶能買哪些股票-OPEC+計劃再次大幅增產石油
怎么在手機上炒股票:股市杠桿平臺-上市首日大漲785%!這一板塊火了 多只翻倍股誕生!
股票小賬戶配資平臺:手機上怎么開戶買股票-國家疾控局局長赴佛山指導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
在手機上怎么開戶買股票:手機上炒股票最好的軟件-五連板吉視傳媒提示風險:對電影《731》的出資比例極低
股票己開戶怎樣在手機上交易:怎么買可融資的股票-央行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在手機上怎么開戶買股票:配資股配資-泡泡瑪特一新店 開業2小時賣光閉店!黃牛不炒茅臺炒Labubu 月入數萬元
配查信-配查信平臺-十大配資公司平臺_杠桿配資平臺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導讀】貝泰妮打造初普運營團隊,入局高端美容儀市場 沉寂多日的家用高端射頻美容儀Tripollar初普,最近被“藥...
???????2025年4月9日,恒生科技ETF基金(159741.SZ)收漲1.96%,發生1筆溢價大宗交易,成交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界面新聞記者|龍力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私募2024年第四季度的“新寵”也陸續浮出水面。Wind數...
藥企巨頭輝瑞的業績持續回升,新冠業務依然貢獻不小。 8月5日美股盤前,美國輝瑞公司(NYSE:PFE)發布202...
賽微微電4月9日晚間公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5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3....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意見明確,從2025...
記者王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周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
記者辛圓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記者|趙陽戈年初,證監會就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市場也將注意力投向了...
3月24日,易方達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公開發售。該產品跟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這個指數是什么?有哪些優勢?投資價值如何?...
近日,開源證券大連分公司遭大連證監局處罰,暫停其辦理需要合格投資者認定相關業務六個月。該懲處力度在近年來券商分支機構中并...
2025年3月25日,倍輕松(688793.SH)公告稱,公司股東寧波倍松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寧波倍松”)擬通過大宗交易...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王”,002724.SZ)早盤一字跌停,此后股價拉漲,尾盤封漲停板...
3月24日,業內權威專家表示,MLF(中期借貸便利)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