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 、中國殘聯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了7項主要任務。
一是完善服務體系 ,加強國家-省-市-縣四級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網絡建設 。
二是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有針對性提高耳病防治與康復服務能力。
三是強化重點人群的聽力損失預防、篩查、診治和康復服務,包括新生兒 、老年人、職業人群等。
四是加強耳科疾病規范診療 ,制修訂相關的臨床診療指南和技術規范 。
五是加強聽力健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分級分類做好人員培養培訓。
六是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探索醫工、醫技結合 ,推動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
七是提升全社會對耳與聽力健康的關注,營造愛耳護耳社會環境 。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以臨床需求為導向 ,探索醫工 、醫技結合,推動耳科相關藥品、醫療器械以及聽力檢測、診斷技術等方面的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耳病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的臨床研究創新 ,推廣中藥熏蒸 、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術在聽力損失治療與康復方面的應用 。依托衛生健康和殘疾人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聽力篩查、診療、康復等數據,做好統計與分析,為優化服務管理 、政策效果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推動數據信息、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的應用。
關于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中醫藥局、疾控局、殘聯:
耳與聽力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 、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方式轉變等,耳聾和聽力損失問題日益成為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為加快推進我國耳與聽力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耳與聽力健康水平,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按照“預防為主 、主動識別、早期發現、重點干預 、有效康復”的基本原則,面向全年齡段人群和全生命周期 ,持續加強耳與聽力健康工作。到2030年,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
——每10萬人耳鼻咽喉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4.2人,從事聽力檢測的技師隊伍進一步充實。95%以上的縣綜合醫院設置耳鼻咽喉科(五官科)。加強聽力語言康復設施和能力建設 ,地級市普遍具備開展殘疾人聽力語言康復服務的能力 。
——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噪聲崗位監測合格率達85%以上。90%以上地級市能夠提供規范的聽力學檢測服務、聽覺口語教學服務 。
——社會公眾對耳與聽力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不斷提升。耳科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服務形式和內容更加多元。基本聽力保健和康復服務覆蓋面穩步擴大 。耳與聽力健康服務的系統性連續性顯著增強。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耳與聽力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國家-省-市-縣四級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網絡建設,明確綜合醫院 、耳鼻咽喉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殘疾人康復機構等的任務和要求 ,建立不同機構間定位明確、分工協作的服務網絡 。結合緊密型醫聯體(包括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落實首診和轉診服務要求,對聽力篩查結果異常的患者,建立“篩查-診斷-治療-康復 ”連續性服務鏈。加強專業聽力語言康復機構建設 ,依托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殘疾人康復機構等開展規范的聽力語言康復服務。推動三級醫院開設聽力語言康復門診,鼓勵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康復機構增設門診部,提供聽力語言康復服務。
(二)提高耳病防治與康復服務能力 。落實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 ,有針對性提高服務能力。三級綜合醫院和耳鼻咽喉專科醫院要具備耳科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 、疑難聽力學評估等能力,并對下級醫院提供技術培訓與指導。二級綜合醫院要具備中耳炎、突發性聾等常見多發疾病診療能力,普遍開展聽力學檢測工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通過上級醫院人員下沉、科室共建 、帶教幫扶等 ,提升本機構高危因素識別、基礎聽力篩查等能力;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設耳鼻咽喉科(五官科)門診,或拓展全科醫生相關服務內容。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院開設耳鼻咽喉科,提供耳病中醫藥防治康一體化健康服務。著力提升省級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服務水平 ,強化聽障兒童全面康復,逐步面向全年齡段人群提供聽力語言康復服務 。
(三)強化重點人群耳與聽力健康保障。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的聽力損失預防 、篩查、診治和康復服務。推進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加強篩查陽性病例診斷、治療 、干預和隨訪 ,逐步提高3個月內診斷率、6個月內干預率,強化聽覺康復與語言訓練 。扎實開展老年聽力健康促進行動,預防和減緩老年聽力損失發生發展。深化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老年人聽力粗測。加強工作場所噪聲危害源頭治理 ,強化工程防護與個體防護措施,進一步健全工作場所噪聲危害防控與職業健康檢查規范 。督促用人單位嚴格按規范開展噪音暴露風險職業人群在崗聽力篩查,依法對接觸噪聲危害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疑似噪聲聾患者及時進行職業病診斷。
(四)加強耳科疾病規范診療。制修訂常見致聾疾病 、人工聽覺技術的臨床診療指南(含中醫診療方案及指南)、聽力檢查及干預技術規范。加強中耳炎、突發性聾、眩暈 、耳鳴以及聽神經瘤等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 。規范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應用。推廣耳病相關多學科診療、中西醫結合治療 ,促進與醫學影像、神經內科 、兒科、老年醫學科等協同合作。加強各級耳鼻咽喉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制定耳病質量控制指標,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建立并推廣人工助聽設備驗配、調試的規范化流程。
(五)加強聽力健康專業隊伍建設。分類做好相關專業人員培養培訓 。加強耳鼻咽喉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提升崗位勝任力,使其具有良好職業道德 、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加強全科醫生、康復專業人員聽力健康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加大相關繼續醫學教育資源供給。明確聽力檢測和聽覺、語言康復培訓大綱和培養目標 ,規范開展從事聽力檢測 、助聽器驗配以及聽覺口語教學人員培訓 。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完善內部績效考核和人才評價機制,為耳鼻咽喉科醫務人員提供進修、培訓、學術交流等機會。
(六)支持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探索醫工 、醫技結合 ,推動耳科相關藥品、醫療器械以及聽力檢測、診斷技術等方面的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開展耳病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的臨床研究創新,推廣中藥熏蒸、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術在聽力損失治療與康復方面的應用。依托衛生健康和殘疾人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聽力篩查 、診療、康復等數據 ,做好統計與分析,為優化服務管理、政策效果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推動數據信息 、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的應用。
(七)提升全社會對耳與聽力健康的關注 。借助全國愛耳日、助殘日、殘疾預防日等,普及科學愛耳護耳知識 ,樹立聽力損失可防 、可控、可治的意識,引導社會公眾踐行“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理念。加強兒童與青少年聽力健康宣傳教育,引導兒童與青少年科學、安全使用耳機。廣泛宣傳《老年聽力健康核心信息》 ,轉變“人老耳背”的傳統認知,引導老年人定期開展聽力檢測 。加強對娛樂性 、職業性噪聲危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升風險群體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聽力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三、保障措施
(八)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落實部門職責,強化政策協同 。衛生健康部門發揮牽頭作用 ,及時研究解決跨部門問題,推動政策落地;做好耳與聽力健康的全流程服務與管理。中醫藥部門積極推廣應用有效的耳科中醫藥特色技術和療法。疾控部門依法做好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督促用人單位及時整改工作場所噪聲危害超標等問題 。殘聯組織做好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與聽力殘疾人輔具適配補貼,加強殘聯系統聽力語言康復機構業務規范化建設 ,提升聽力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
(九)加強條件保障,推動工作落實。各省級衛生健康委要會同本地區相關部門,研究細化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具體實施舉措 ,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取得實效 。工作過程中 ,積極發揮全國和各級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的作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十)加強調研指導,定期監測進展。各省級衛生健康委要按照本指導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要求 ,及時掌握本地區主要耳病和聽力損失的疾病負擔、醫療衛生資源情況等。定期監測工作進展,并結合新形勢 、新問題及時研究協調解決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適時組織開展落實情況的調研指導。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
國家疾控局
中國殘聯
2025年8月4日
《關于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中國殘聯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對《指導意見》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
一 、《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耳與聽力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方式轉變等,耳聾和聽力損失問題日益成為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據推算,我國約有2.2億人患有聽力損失 ,60歲以上人群聽力損失現患率約為45% 。聽力損失嚴重影響人的交流,損害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兒童時期發生的聽力損失如造成聾啞 ,還將對成長帶來巨大影響。
當前,我國耳與聽力健康工作存在著一些短板弱項,聽力損失預防 、聽力障礙診療康復的整體水平與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仍有差距。按照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加快推進我國耳與聽力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耳與聽力健康水平 。
二、《指導意見》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指導意見》要求按照“預防為主、主動識別 、早期發現、重點干預、有效康復 ”的基本原則,面向全年齡段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持續加強耳與聽力健康工作。到2030年 ,從事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進一步充實,提供耳與聽力健康服務的機構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耳科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服務形式和內容更加多元 ,耳與聽力健康服務的系統性連續性顯著增強。
三 、《指導意見》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指導意見》以問題為導向,順應新形勢,提出了7項主要任務 。一是完善服務體系 ,加強國家-省-市-縣四級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網絡建設。二是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有針對性提高耳病防治與康復服務能力。三是強化重點人群的聽力損失預防、篩查、診治和康復服務,包括新生兒 、老年人、職業人群等。四是加強耳科疾病規范診療 ,制修訂相關的臨床診療指南和技術規范 。五是加強聽力健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分級分類做好人員培養培訓。六是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探索醫工、醫技結合 ,推動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七是提升全社會對耳與聽力健康的關注,營造愛耳護耳社會環境 。
四、如何保障《指導意見》穩步實施?
為指導各地加快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了3項具體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政策協同,明確并壓實衛生健康 、中醫藥、疾控、殘聯等各部門職責。二是加強條件保障,要求各省級相關部門落實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 ,并發揮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作用 。三是加強調研指導,要求省級衛生健康委及時掌握工作成效,定期監測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適時組織開展調研指導。
(文章來源:財聯社)
炒股杠桿平臺排名:股票杠桿網站-稀土永磁概念股午后異動!一則利好突然傳來
股票配資網門戶:十大杠桿炒股平臺-國家統計局: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8%
配資炒股公司:股票杠桿哪個平臺最好用-上海官宣!發力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
在線股票配資:股票配資門戶必簡配資誠意-“硬科技”火了 機構組團調研“硬科技”領域上市公司
股票手機怎么買:配資安全炒股配資平臺門戶網-這家航司因空乘停工緊急停飛!到中國航班影響幾何
股票怎么加杠桿:炒股杠桿軟件排名-上半年基金代銷百強榜出爐: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首破10萬億
配查信-配查信平臺-十大配資公司平臺_杠桿配資平臺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導讀】貝泰妮打造初普運營團隊,入局高端美容儀市場 沉寂多日的家用高端射頻美容儀Tripollar初普,最近被“藥...
???????2025年4月9日,恒生科技ETF基金(159741.SZ)收漲1.96%,發生1筆溢價大宗交易,成交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界面新聞記者|龍力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私募2024年第四季度的“新寵”也陸續浮出水面。Wind數...
藥企巨頭輝瑞的業績持續回升,新冠業務依然貢獻不小。 8月5日美股盤前,美國輝瑞公司(NYSE:PFE)發布202...
賽微微電4月9日晚間公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5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3....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意見明確,從2025...
記者王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周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
記者辛圓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記者|趙陽戈年初,證監會就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市場也將注意力投向了...
3月24日,易方達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公開發售。該產品跟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這個指數是什么?有哪些優勢?投資價值如何?...
近日,開源證券大連分公司遭大連證監局處罰,暫停其辦理需要合格投資者認定相關業務六個月。該懲處力度在近年來券商分支機構中并...
2025年3月25日,倍輕松(688793.SH)公告稱,公司股東寧波倍松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寧波倍松”)擬通過大宗交易...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王”,002724.SZ)早盤一字跌停,此后股價拉漲,尾盤封漲停板...
3月24日,業內權威專家表示,MLF(中期借貸便利)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