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 ,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日益活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 ,已有7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控制權擬變更的提示性公告;與去年同期的30家相比,增加了140%。就剛剛過去的6月單月計算,共有22家公司新披露了控制權擬變更的相關公告 ,而去年6月僅有2家 。
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注意到,在這些控制權交易活動中,有31家公司的交易方案中都不約而同地使用表決權安排(包含表決權放棄和表決權委托兩種形式),以實現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其中有1家公司股權收購成本不足1億元 ,就可拿下一家市值近20億元的上市公司控制權。那么,這些使用表決權安排的公司有什么特點?表決權放棄或委托的使用主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收購方實際資金成本是多少?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需要溢價買入,而有些公司卻可以折價接手?接下來 ,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將從不同維度對這31家公司的交易事項進行梳理分析 。
50億元以下小市值私企控制權交易超七成,多家公司2024年度業績表現不佳
板塊分布上,上述31家擬變更控制權的公司中 ,包含上交所主板6家,深交所主板10家,創業板15家。
在行業分布方面 ,上述31家公司共包含14個行業,電子 、紡織服飾和機械設備行業各有4家;基礎化工和汽車行業各有3家。總體而言,不同行業的公司都在積極尋求產業整合或轉型 ,謀求可持續發展之路 。
市值方面,以各家公司首次披露日的總市值為統計標準,上述31家公司中,總市值1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2家 ,50億~100億元區間的有6家,20億~50億元區間的公司家數最多,有17家;總市值在20億以下的有6家。發行人企業性質上則以私營企業居多 ,占據了25家,占比高達80.65%。而這25家私營企業中,只有3家公司的總市值超過了50億元。據此計算 ,上述31家公司中,總市值50億元以下的小市值私營企業占比超七成(數量為22家),是上述類型的控制權交易中最受青睞的標的公司 。
業績方面 ,有15家公司2024年度凈利潤為負值,處于虧損狀態。且這15家公司中,2024年度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就有13家;其中博世科凈利潤虧損額達8.65億元 ,同比下降了300.66%。其余16家公司的凈利潤雖為正值,但有12家公司凈利潤不足1億元,有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 。也就是說,上述31家公司中 ,共計有23家公司2024年度或者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或者凈利潤同比下滑,業績表現不佳。
綜上所述 ,在上述31家使用表決權安排的控制權交易案例中,標的上市公司以50億元以下的小市值私營企業居多,占比超七成。而且有接近2/3數量的標的公司2024年度凈利潤虧損或者同比下滑 ,整體業績表現不佳 。
表決權放棄和委托如何搭配更“香”?五大方面是關鍵
那么,上述31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交易案例中,具體是如何使用表決權放棄和表決權委托來實現控制權變更的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經進一步梳理 ,發現大多數公司會選取其中一種,搭配股權協議轉讓或定增等方式進行控制權交易。
上述31家公司中,選擇表決權放棄的共有19家 ,其中,藏格礦業、鴻合科技等16家公司交易方式為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放棄;永安行、蘇奧傳感和博匯股份3家為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放棄+定增。
而選擇表決權委托的有11家,其中,川儀股份 、通裕重工等8家公司交易方式為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吉峰科技和雪榕生物2家為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定增 ,博世科為表決權委托+定增 。
另外,*ST太和這家公司的交易方式為: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及表決權放棄,是31家公司中唯一一家表決權放棄和委托混合使用的案例。
同時 ,通過上述圖表數據計算,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發現,兩種表決權安排方式在股權轉讓比例和表決權放棄/委托的比例方面有較明顯差異。
首先是包含表決權放棄的19家公司 ,轉讓方股權轉讓比例平均值約21.89%;承諾的剩余所持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放棄比例平均約18.25%(有4家目前未披露具體放棄比例,剔除后計算) 。其中*ST塞隆實際控制人表決權放棄比例高達42.46%,線上線下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表決權放棄比例39.96% ,*ST金比實際控制人表決權放棄比例39.95%,都屬于大比例表決權放棄的典型案例。
其次是包含表決權委托的11家公司,剔除無數據的兩家公司 ,其余9家公司的轉讓方,股權轉讓比例平均值約11.68%;承諾的剩余所持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比例平均值約11.48%。其中海默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三方表決權委托比例最高,達到23.02%;且股權轉讓比例僅5%,又是這些公司中最低的 ,可以說是“小比例協轉+大比例表決權委托 ”模式的典型代表。
通過數據對比來看,表決權放棄的案例中,股權轉讓比例平均值(21.89%)和表決權放棄比例平均值(18.25%) ,都明顯高于表決權委托案例中對應的平均值(分別為:11.68%和11.48%) 。那么,兩者之間的數據差異是如何造成的?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中,交易雙方考慮使用表決權放棄或委托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民生證券投行事業部保薦代表人吳超向每經資本眼研究員表示:
一是限售法規的限制。《公司法》對于董監高限售有明確規定 ,如果上市公司實控人是個人直接持股且擔任董監高職務,每年轉讓股份不能超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以他只能轉讓其中一部分股權,必要時就需要借助表決權放棄或委托來調節 ,以便收購方能夠提前獲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這種情況比較多一點。
二是要約收購法規的限制。如果交易雙方一次性轉讓股權比例超過30%,有可能觸及要約收購 。
三是資金成本問題,表決權放棄和委托通常是無對價的 ,收購方如果資金有限,或者愿意支付的資金總額偏低,可以借這種方式,以較低成本取得和增強其控制權。
米度資本并購合伙人趙笛在采訪中也提到了上述第一點董監高相關限制因素 ,同時補充了另外兩點:
一是對于有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很高的情況,有可能轉讓老股后,新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還會低于原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 ,這種情況下,交易所會非常關注實控人地位是否穩定,所以在交易協議中必須約定表決權委托或放棄 ,且多數是要實現不可撤銷的情況。
二是原控股股東將投票權委托給新控股股東后,相當于是構成了一致行動人,會對原控股股東后續減持構成影響 ,這個也需要斟酌 。
近期控制權交易價格較去年有所上漲,棒杰股份收購方不足1億擬拿下控制權
如上所述,通過表決權放棄或委托 ,可以助力收購方以較低的資金成本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那么,目前A股控制權交易價格整體處于什么水平區間呢?
趙笛表示,整體來看,目前A股控制權交易的價格集中在三個區間:一是ST公司或者有保殼壓力的公司 ,取得控制權的價格一般在3億元左右,對應交易市值在15億~20億元;二是沒有保殼壓力,但也無太多潛力的上市公司 ,取得控制權的價格一般在6億元左右,對應交易市值在30億~35億元;三是上市公司賬上現金充裕,有利于后續資本運作的上市公司 ,取得控制權的價格一般在10億元左右,主要是考慮了上市公司可用資金部分,對應交易市值在50億元左右。
同時趙笛又補充道 ,近段時間,由于控制權交易活躍,以及小盤股股價上漲較多 ,導致控制權交易價格較去年已經有一定的上漲 。
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對上述31家公司的交易價格進行了統計和粗略計算:
其中,交易總額在5億元以下的有10家,4家屬于*ST公司;其交易價款平均值約3.45億元,以各家公司首次披露日市值數據為準(下同) ,市值平均值約30億元。
交易總額在5億~10億元區間的有11家,其交易價款平均值約7.3億元,市值平均值約33億元。
交易總額在10億元以上的有9家 ,其中藏格礦業本次控制權交易價格高達137億元,又是上述31家公司中總市值最高的,約466億元 ,屬于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中較為少見的高市值收購案例,與其他公司可比性較小,因此這里剔除計算。其余8家公司的交易價款平均值約15億元 ,市值平均值約65億元 。
從統計情況看,上述31家公司的交易價格水平基本在A股整體交易價格區間波動,略有上浮。而藏格礦業這一案例的出現 ,與“并購六條”提出的“鼓勵引導頭部上市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市公司整合”的政策不謀而合;也彰顯出一種新趨勢:在一系列并購重組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對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價值的優質資產進行布局。
藏格礦業專注于以鉀、鋰為代表的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投資和開發,本次收購主體紫金國際則是A股另一礦業龍頭紫金礦業的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屬于典型的產業整合 。近日藏格礦業在互動易平臺也向投資者表達了本次交易的重要戰略意義:紫金入駐藏格成為控股股東 ,將著力強化與藏格礦業在資源 、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協同配合,依托全流程自主技術、大規模系統工程研發實施能力等,對藏格礦業進行深度賦能。結合雙方行業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 ,加快藏格礦業鉀、鋰板塊資源潛力的釋放,加速資源優勢向經濟效益的轉化。
與藏格礦業的百億收購金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棒杰股份 、*ST賽隆等總市值在20億元以下的微小盤公司 ,其收購方擬以較少的資金成本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
其中,棒杰股份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和蘇州青嵩,擬合計向上海啟爍出讓公司5.14%的股權 ,交易價款9655.8萬元;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將所持上市公司其余15.23%的股權對應的表決權等一并委托給上海啟爍。也就是說,上海啟爍擬通過“股權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 ”的形式 ,資金成本不足1個億取得棒杰股份這家市值近20億元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其實際控制人黃榮耀將成為棒杰股份新任掌舵者。
為什么棒杰股份原控股股東愿意“出讓”控制權?公開資料顯示,棒杰股份專注從事無縫服裝產品生產經營多年,從2022年開始切入光伏賽道 ,以“無縫服裝+光伏”為雙主業結構,近幾年的營收數據整體穩中有升,2024年營收超11億元 ,創歷史新高 。但凈利潤數據卻不容樂觀,2023年虧損8843.10萬元,2024年更是巨虧6.72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負債總額超30億元,資產負債率超90%。
而據公司公告,本次交易若順利達成 ,新控股股東將結合其自身資源,優化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結構,為公司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同時,基于新控股股東在債務重整,公司紓困等事項中的業務資源以及豐富經驗,新控股股東將盡快與地方政府、主管監管部門、公司債權人 、合作方 ,其他主要股東等溝通協調,化解公司債務問題。本次控制權交易可以說是棒杰股份面臨經營困境絕地求生的積極嘗試。
*ST太和溢價近200% VS蘇奧傳感折價近20%,誰在主導交易定價?
那么 ,上述31家包含表決權安排的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中,收購方都是以什么價格買入上市公司控制權的?這筆買賣是否劃算?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在剔除無數據的4家公司后,以上市公司首次披露控制權擬變更公告前一日或者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為基準 ,對比各家公司的交易價格計算其溢價/折價率情況。
上述有統計數據的27家公司中,有13家屬于溢價交易,溢價率平均值約33.85% 。其中 ,*ST太和的溢價率高達199.28%,遠高于其他公司。
根據公司公告,*ST太和3月31日宣布控制權擬變更公告并停牌 ,前一交易日收盤價9.75元。而本次股權協議轉讓價格為29.18元/股,交易總價款共計3.97億元 。據此計算,本次交易溢價率高達199.28%。
吳超認為,*ST太和協議轉讓價格溢價率如此之高 ,主要原因是公司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格且上市時間不長(2021年2月上市);根據減持規定,實際控制人在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的,其減持價格不低于發行價格。而該公司IPO發行價格為43.3元/股 ,歷史上曾針對2021年度業績進行過每股1元現金分紅,同時每股轉增0.45股,除權后發行價格為:(43.3-1)/1.45=29.17元/股 。因此 ,本次協議轉讓價格29.18元/股,略高于公司除權后發行價格,可以說是按照發行價格進行協議轉讓。
另外還有12家公司的控制權交易價格相比公司股價屬于折價交易 ,平均折價率約10.15%。其中蘇奧傳感折價率最高,接近20% 。
根據公司公告,蘇奧傳感4月25日宣布籌劃控制權變更停牌公告 ,前一交易日收盤價7.22元。而本次交易,中創新航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以5.83元/股的價格收購實際控制人李宏慶所持公司11%的股份,轉讓價款共計5.11億元。據此計算 ,本次交易價格折價19.25% 。
不過,讓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感到詫異的是,蘇奧傳感在12家折價交易的公司中 ,2024年凈利潤金額是最高的,為1.38億元;同年度營收和同比增長率均創歷史新高,營收達16.7億元 ,同比上漲48.87%;且該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來營收一直穩中有升,連年保持正增長;整體業績相比其他公司還是不錯的。為何實控人愿意折價出讓公司控制權?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多次致電蘇奧傳感2024年報中披露的董秘辦電話,但一直提示在通話中 ,無法接通。民生證券投行事業部保薦代表人吳超則表示,蘇奧傳感的收購方中創新航是港股上市公司,國內鋰電池龍頭生產廠家 ,收購完成后,能夠給蘇奧傳感帶來協同或者新的業務增長機會。綜合來看,折價20%這個水平也算正常 。
那么,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需要溢價買入 ,有些公司卻可以折價接手?影響控制權交易定價的因素有哪些?米度資本并購合伙人趙笛認為,買賣雙方關于交易價格的確定,涉及因素和博弈會很多。比如 ,如果買方背后的產業(資產注入預期)屬于熱門產業,未來能夠為上市公司帶來高估值,則往往會在控制權交易中占據主動 ,因為原控股股東一般不會全部協議轉讓,原控股股東也希望跟隨新實控人的資本運作,在上市公司市值大幅上升后通過后續減持獲得更多收益。在這種背景下 ,買家就有能力壓低受讓價格 。再比如,如果上市公司有一些問題,或者短期內股價已經大幅上漲脫離了合理價值區間 ,那么就有可能在控制權交易中形成折價交易。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有些交易價格背后,有沒有其他安排 ,外界也無從知曉。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天津買股票到哪里開戶:比較正規杠桿配資平臺-以穩定幣為媒介非法換匯 上海公布65億元跨境換匯大案 為虛擬資產非法交易敲響警鐘
想買股票怎么開戶:最安全的杠桿炒股平臺有哪些-滬指漲0.75%站上3600點關口 雅下水電概念延續漲停潮 證券板塊拉升
怎么用手機開戶買股票:中國十大正規炒股平臺-投資金額近30億元!稀土永磁企業掀起“擴產潮” 戰略卡位新興領域
股票十杠桿正規平臺:股票開戶哪個券商比較好-轉折點或在阿拉斯加:4年來俄美領導人首次會晤 有哪些看點?
炒股配資知識網:股票在線開戶正規平臺-杠桿資金大手筆凈買入的科創板股曝光
想買股票應該去哪里開戶:開股票賬戶-賽力斯: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上升66.2%到96.98%
配查信-配查信平臺-十大配資公司平臺_杠桿配資平臺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導讀】貝泰妮打造初普運營團隊,入局高端美容儀市場 沉寂多日的家用高端射頻美容儀Tripollar初普,最近被“藥...
???????2025年4月9日,恒生科技ETF基金(159741.SZ)收漲1.96%,發生1筆溢價大宗交易,成交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界面新聞記者|龍力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私募2024年第四季度的“新寵”也陸續浮出水面。Wind數...
藥企巨頭輝瑞的業績持續回升,新冠業務依然貢獻不小。 8月5日美股盤前,美國輝瑞公司(NYSE:PFE)發布202...
賽微微電4月9日晚間公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5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3....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意見明確,從2025...
記者王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周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
記者辛圓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記者|趙陽戈年初,證監會就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市場也將注意力投向了...
3月24日,易方達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公開發售。該產品跟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這個指數是什么?有哪些優勢?投資價值如何?...
近日,開源證券大連分公司遭大連證監局處罰,暫停其辦理需要合格投資者認定相關業務六個月。該懲處力度在近年來券商分支機構中并...
2025年3月25日,倍輕松(688793.SH)公告稱,公司股東寧波倍松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寧波倍松”)擬通過大宗交易...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王”,002724.SZ)早盤一字跌停,此后股價拉漲,尾盤封漲停板...
3月24日,業內權威專家表示,MLF(中期借貸便利)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3月24日...